2023 09/04 15:37:11
来源:新华网

文润山海气自华——解码浙江平阳的县域文化密码

字体:

  辽阔的海洋,绵亘的青山,哺育了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这座山海之城。1740年来,源远流长的文脉、灿若星河的古迹、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里激荡交融,孕育出其独具魅力的县域文化,书写了千年古邑的精彩华章。

  “浙南红都 山海平阳”,是平阳千年来历史文明的浓缩,也是平阳当下弄潮发展的动力。解码平阳,当遍览山海,纵穿古今……

  以“海”为襟

  近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,2023“新疆是个好地方”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,平阳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应爱芳操纵着提线木偶,演绎“贵妃醉酒”。不动不言的木偶,在应爱芳的手中有了一举一动、一颦一笑,带着现场观众沉浸到木偶戏的历史长河中。

  平阳木偶戏的历史要回溯到南宋,当时只在民间流传,是老百姓享受生活的方式;到了明清,木偶戏班星罗棋布,平阳木偶戏发展达到鼎盛期;民国初期,平阳木偶戏“戏剧之祖”地位如故,每逢人戏演出时,都要让木偶先“开场”;2008年,平阳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;如今,平阳县木偶剧团已扬名海外,走向欧美和东南亚20多个国家……

  平阳是一座滨海城市,凭海而立、因海而兴。

  公元239年,孙权在罗阳县境南地(今平阳仙口)置横屿船屯,横屿成为当时东吴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;唐代以后,平阳县鳌江镇成为海外贸易重要港口;清朝,平阳成为中外贸易的桥头堡之一……面朝大海,向洋而生,海洋赋予了平阳海纳百川、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,也为她涵养出一方多元文化的沃土。

  1740年来,学宫文化、书院文化、学统文化、武状元文化、南孔文化、浙派古琴文化、数学文化、塘河文化、黄茶文化、新闻文化、象棋文化等诸多文化在平阳落地生根,这里还孕育出山水画大家黄公望、爱国诗人林景熙、数学泰斗苏步青、百岁棋王谢侠逊等文化名人。

  平阳木偶戏、单档布袋戏、温州鼓词、东岳观道教音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和剧、平阳卖纻、太平钿剪纸、头发吊灯制作等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……更是凝结了一代代平阳人的智慧。

  以海为襟,以海为怀。如今的平阳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,还散发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芬芳,像大海一样,包容且耀眼。

  以“山”为脊

  8月27日,平阳县城,凤凰广场。华灯初上,红色灯光将舞台衬托得庄严、肃穆,舞蹈《信仰》、歌曲《追寻》、情景剧《浙南火种》等红色节目逐一上演,带着我们回到革命年代……

  80多年前,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从平阳山门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,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平阳山门创办“抗日救亡干部学校”,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凤卧召开……在那段红色岁月里,平阳留下了很多革命先辈的足迹,也孕育出“浙南刘胡兰”郑明德烈士等英雄人物。

  自此,“浙南红都”成为了平阳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并时刻激励着后辈平阳人。

  平阳为何能成为一方红色热土?翻开平阳地图,也许那些或连绵起伏,或姿态各异的山峦会给你答案。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,群山始终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,滋养每一代人“心中有信仰、肩上有担当”。

  宋朝,出自平阳的武状元“独步武坛”150年;明朝,为抗击倭寇,村村设拳坛,男壮皆习武;近现代,维新思想理论家宋恕、“百岁棋王”谢侠逊、“数学泰斗”苏步青、“新闻巨子”马星野等心怀家国天下,照亮前进道路。

  山因脊而雄,屋因梁而固。如今,平阳不仅铭记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,还深挖红色资源,推陈出新,如群山一般,连绵不绝。

  奋楫“扬”帆

  “什么是平阳文化?”“平阳文化有什么?”

  以前,这个问题或许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。今天,平阳人会不约而同地说出:“浙南红都 山海平阳”。这源于平阳对县域文化辨识度的有形塑造。

  平阳第十届市民文化节开幕式上,400架无人机缓缓升空,以夜为幕,以光为笔,绘制出平阳城市形象标识、平阳城市吉祥物等有形的文化载体,唤醒了平阳人深厚的家乡自豪感和归属感。

  平阳城市标志——汉字“平阳”融入了“中共浙江省一大会议旧址”“顺溪古屋”“南雁云关”“南麂海浪”等独特的平阳元素,展现了平阳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诗画般的山海风光。

  平阳城市吉祥物——以“平阳木偶”为原型,融合通福门、南拳、象棋等特色文化元素,形成一位头戴“通福帽”(通福门)、身穿“平阳服”(南拳)、脚踏“将帅靴”(象棋)的少年,充分展现了平阳千年古县、象棋之乡、武术之乡、戏剧之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。

  “努力让无形的、散乱的文化资源,变成有形的、有价值的、好看的、系统的县域文化品牌。”在平阳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李阳阳看来,县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,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和表达方式之一。

  平阳正在扬帆起航,需要深入强化“千年古邑”的县域气质。“我们还将推出一首平阳之歌、一部经典木偶剧、一系列伴手礼等,不断提升平阳文化的知名度,让外界更好地感知平阳。”李阳阳说。

  春风化雨,以文化人。平阳第十届市民文化节,以7大主题囊括40项特色文化活动,从8月持续至年末,既用好各类公共文化空间,又盘活县、乡镇、村社办节资源,让88万平阳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、共凝青春奋进力量,共助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“古城一千七百四十岁,信乎今夕是盛年。”文脉绵延,融汇古今;武脉昌盛,绽放新颜。升平始阳,好一座千年古邑、文化之城。(徐融 鲁新/文 平阳县委宣传部/供图)

【责任编辑:张灵】